蘋果偉大設計的背後:16:9 寬螢幕的制定

果另一個替後來筆記型電腦市場所打造的基礎,那就是 16:9 的寬螢幕

考古之旅繼續……我們即將看到的是圖坦卡門(大誤)

上一篇文章介紹完蘋果為往後的筆記型電腦市場奠定雛形後(雖然是逼不得已的錯誤),小弟今天要介紹蘋果另一個替後來筆記型電腦市場所打造的基礎,那就是 16:9 的寬螢幕。為甚麼蘋果會決定採用 16:9 的寬螢幕的,各位就聽小弟緩緩道來吧……。

讓螢幕配置被寬螢幕制約的起因。

現代鍵盤的設計者克裏斯多福(Christopher Sholes)會讓筆記型電腦被寬螢幕制約住的原因正是一個看似無關的硬體配置-鍵盤。最初鍵盤的配置並不是現在常見的 QWERTY 鍵盤,而按造字幕順序的 ABCDE 鍵盤。現代鍵盤的設計者克裏斯多福(Christopher Sholes)原先希望打字鍵盤能夠擁有如同鋼琴鍵盤般的美感,換句話說,他希望機械本身是有所謂內涵的。而不只是一台冷冰冰地機器鍵盤。

雖說我到現在還是不會彈鋼琴,這什麼自以為有內涵的設計。

但是,這樣的鍵盤配置卻會造成一個問題。在使用者快速敲打輸入文字時,常因為支撐字母的條棒在撞擊紙張互撞,進而卡在一起造成打字機故障,也就是說,這樣的配置將會讓打字機常常故障。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克裏斯多福決定改採取另一種配置,也就是現在常見的 QWERTY 鍵盤的前身 - QWE.TY 鍵盤。稍後雷明頓公司將這樣的配置修正成我們熟悉的 QWERTY 鍵盤。

來看看設計圖,或許比較容易理解。

克裏斯多福決定改採取另一種配置,也就是現在常見的 QWERTY 鍵盤的前身 - QWE.TY 鍵盤

Keyboa4 

寬螢幕能夠維持鍵盤的最佳比例。

接下來,我們進入主題吧!我們要進入圖坦卡門的墓穴囉……請帶口罩,注意灰塵

現在筆記型電腦常採用的 16:9 寬螢幕其實算是由賈伯斯所奠定的。許多人都認為廠商要採用寬螢幕是基於成本考量,有基礎幾何概念的都知道,在相同對角線下,16:9 是能夠創造最多可使用面積的比例。以一整塊未切的面板來說,一般 4:3 的方形螢幕可切成 6 塊,而 16:10 的寬螢幕最多可切 8 塊,此外,寬比列也是人眼的最佳視覺比例。想想看,百貨公司裡只有注意碰頭(長)的標示,沒有注意碰牆(寬)的標示,對吧?

因為視覺比例的關係,人類會覺得寬螢幕比較廣大,也因為螢幕解析度的關係,寬螢幕能夠容納下更多的像素,不過寬螢幕真的比較大嗎?經過計算,同尺寸的寬螢幕雖然比較寬,但實際上面積是比較小。既然寬螢幕面積比較小,為什麼蘋果要採用寬螢幕呢?

蘋果選擇 11.6 吋的原因,正是因為這個尺寸是保有 100% 鍵盤大小的最小極限。

因為寬螢幕能夠維持輸入鍵盤的比例,在強調輕薄筆電的今日,筆電螢幕越做越薄;邊框也越做越細。若筆電人採用 4:3 螢幕,那鍵盤的比列就被調整,要不然就是縮小,不過這兩個選項都不算最好,鍵盤比例被調整使用者並不習慣,若縮小則會讓使用者用起來不舒適。

雖然採用寬螢幕會讓螢幕變矮,甚至不符合黃金比例,不過為了讓使用者能夠用得更舒適,蘋果選擇使用官螢幕。此外,MacBook Air 為了不讓使用者用起來不舒服,人採用 11.6 吋的螢幕,不少人把這尺寸拿來和華碩的Eee PC 做比較,認為蘋果的筆電還是太大了。但是,小一號的鍵盤好用嗎?不,蘋果選擇 11.6 吋的原因,正是因為這個尺寸是保有 100% 鍵盤大小的最小極限。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蘋果為了讓使用者用起來更舒適,在設計上做了許多選擇與退讓。有時候這些選擇看是違反設計理念,不過卻對使用者來是最好的選擇。

留言

年度熱門文章

Apple 宣布管理層改組,iOS 軟體資深副總將離職,改由 Mac 軟體工程資深副總接手

Google 正在修復部分 iOS 裝置上的 Gmail 錯誤

Apple 授權經銷商優仕推出 Promise Pegasus 購機優惠

Apple 推出全新 7.9 吋 iPad Mini ,支援現有應用程式

Apple 推出搭載雙核心 A6X 處理器的第 4 代 iPad